近日,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全面降温。现货方面,东北玉米价格涨跌不一,但华北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强势运行态势全面放缓。期货方面,上周新季玉米期货合约全线下跌,其中连盘主力C2311合约下跌113元/吨,周跌幅达到2.51%,并回到8月初起涨区间2580—2650元/吨。
(资料图)
据长安期货玉米分析师刘琳分析,此轮玉米价格止涨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台风天气逐步消退,市场对新季玉米产情的交易降温,官方也释放新季产情丰产预期不变的信号;二是天气转晴后物流运输逐步恢复,企业门前上量大规模增加;三是春玉米陆续上市,供应将逐步增加,部分持粮主体逢高出货积极性提升,也助力期现货价格走弱。
“由于近期内盘玉米持续快速回落,此前因华北、东北局地强降雨推动的涨幅已被吞没。”弘业期货玉米分析师陈春雷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显示,东北墒情过多,西北、华北和东北中西部等玉米主产区普遍墒情适宜,墒情不足和干旱比例明显少于常年同期。随着玉米成熟期临近,局部灾情的有限影响逐渐被新作收割压力所代替。同时,农业农村部预计新作玉米播种面积增加。
国际方面,格林大华期货玉米分析师张晓君表示,全球谷物供给紧张局面持续改善,全球谷物长期供给预期向好。USDA8月报告显示,虽然当月美国玉米产量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在庞大种植面积以及7月关键生长期天气改善的加持下,未来如果预估产量兑现,那么仍将是纪录第二高水平。同时,巴西二茬玉米即将迎来上市高峰,阶段性供给压力有望显现。然而,地缘政治导致全球粮食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影响短期市场情绪。
“在美玉米优良率改善超预期的情况下,丰产压力较大,美玉米跌至近三年新低水平。”陈春雷表示,美农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本年度对中国的玉米销售总量同比降低48.7%。美国和墨西哥转基因玉米贸易争端升级,或影响美玉米销售前景。美玉米缺乏利多推动,在低位运行。
国内方面,张晓君表示,本年度我国玉米产需缺口仍存,替代和进口仍是补充产需缺口的主要途径,预计2022/2023年度玉米供需紧平衡逐渐转向供需基本平衡,进口关注巴西玉米到港节奏,国内关注定向稻谷和小麦替代规模。
“虽然国内饲企和深加工等终端企业玉米库存相对偏低,但在芽麦及稻谷等替代下可安全过渡,且超期稻谷定向饲企拍卖成交火爆。进口玉米也对国内玉米供应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陈春雷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国内进口玉米168万吨,同比增加9.2%;1—7月累计进口玉米1371万吨,同比减少9.4%。在进口玉米成本下降、价格低廉的情况下,进口或仍维持高位水平。
需求方面,据陈春雷介绍,受益于生猪价格大幅回升,生猪养殖利润接近扭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回升,生猪存栏增长。随着蛋鸡养殖利润回升,蛋鸡补栏积极性回升,7月蛋鸡存栏环比回升,而肉鸡养殖利润也来到年内高点。下半年需求旺季刺激下,饲料需求或有所增长。然而深加工需求仍然不振,淀粉深加工企业开机率维持在相对偏低水平,淀粉库存累积,下游需求疲软。
展望后市,陈春雷表示,整体来看,玉米成熟上市期临近,市场逐渐兑现收割压力,天气交易窗口减少,而需求上的刺激推动不足,整体或仍面临向上承压、下跌有限的高位振荡局面。
张晓君认为,短期来看,国内新旧交替之际市场供求偏紧叠加新作减产预期,持粮主体惜售情绪升温,国内现货价格偏强运行。然而在新季玉米面积略增的基础上,新作大多处于抽雄吐丝期,整体新作产量尚无法定论,仍需重点关注在新作授粉期内的天气表现,若授粉期无明显的灾害天气,则减产预期有望消退。因此,盘面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减弱,短线或展开整理修复。重点关注新作授粉期内天气影响。价格方面,短期关注玉米和小麦价格,中期关注进口到港节奏及到港成本。政策方面,关注定向稻谷拍卖时间窗口。
在刘琳看来,短期玉米期价下方仍存一定支撑。一方面,当前处于新旧年度交替阶段,旧作余粮有限且粮源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持粮主体仍存挺价惜售情绪,在新作大规模上量之前,供应延续偏紧。另一方面,东北天气多雨,物流运输仍有不畅,将加剧供应偏紧状态,叠加下游企业存在刚需补库需求,也将限制玉米下方空间。此外,替代品小麦再度出现反弹迹象,8月初开启的定向稻谷拍卖也存在持续降温迹象,且稻谷加工出库周期长,预计9月中上旬才能流入市场,短期也支撑玉米价格。中长期来看,供应压力逐步增加,主要体现在新季玉米将逐步上市,且台风降雨天气对新季玉米影响有限,丰产背景下供应或较为充裕,同时,8—9月为巴西进口玉米到港高峰期,稻谷拍卖持续进行,成交降温预期也将伴随稻谷逐步流入市场,即替代品将加快流入市场。多粮源供应背景下,预计中下游企业或被动补库,玉米上方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