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王传福哭了 “蔚小理”再次顶峰相见

来源:IT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10 19:04:06
淡季不淡,零部件供应成制约产能关键

作者/ IT 时报记者 贾天荣


(资料图)

编辑/ 王昕 孙妍

8 月 9 日,比亚迪第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回忆近 20 年来的创业之路,王传福在当天活动现场几度哽咽。他说:" 今天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汽车的高光时刻。"

8 月 8 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2023 年 7 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其中 7 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 64.1 万辆,同比增长 31.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7 月通常为仅次于 2 月的车市正常月度销量最低点,但今年 7 月在 6 月峰值上环比温和回落,仍为年内销量次高点。"

在上半年所有车企交付量均未能超过年交付目标 50% 的大背景下,虽然酷暑中的 " 翻身仗 " 来得很快,但对于更多新旧汽车品牌来说,残酷的行业洗牌正在加速席卷。

王传福,哭了

放眼 7 月榜单,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中的表现尤为强势。领跑新能源市场的依然是比亚迪,月销售超过 26 万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销量超过 20 万的乘用车企业。

王传福哭了,向新能源车转型并重押专利技术,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但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比亚迪从 " 第 1 辆到第 100 万辆 " 用时 13 年,而从 "100 万辆到 300 万辆 " 用时 1 年半,从 300 万辆到如今的 500 万辆仅过去不到 9 个月的时间。

比亚迪数据显示,王朝系列依然是其销量的中流砥柱,王朝系列 7 月销售 13.28 万辆,超过比亚迪整体销量的一半。

另一边,尽管在 7 月初就采取了降价和激励措施,特斯拉仍然交出了今年的 " 最差成绩单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7 月份,特斯拉中国售出了 64285 辆国产汽车,同比增长 128%,但环比下降 31.38%,虽然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却是特斯拉中国今年最低的月销量。

图源: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每季度初,特斯拉中国的重心放在出口海外上,7 月交付的 6.4 万辆车中,出口量超过一半,达 3.29 万辆。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习惯在每个季度末发力,有望在年内交付的新款 Model 3,则成为特斯拉潜在的重要底牌。

蔚小理,再次 " 顶峰相见 "

7 月,多家造车新势力迎来春天,此前渐渐拉开差距的 " 蔚小理 " 均迎来高光时刻,除此之外,零跑、极氪、哪吒等品牌均未达到 1 万辆的水平线,而问界、创维、岚图等品牌销量均不足 5000 辆。

理想汽车越战越勇,证明了自己的崛起并非 " 昙花一现 ",不仅延续了 6 月破 3 万的交付量,更是在 7 月创下了 34134 辆的销量新高。

8 月 8 日,理想汽车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理想共交付 86533 辆新车,同比增长 201.6%,为去年同期的 3 倍。2023 年上半年,理想共交付 139117 辆新车,这一成绩已超过其 2022 年全年 133246 辆的交付量。

图源:理想汽车第二季度财报

最直观的影响是营收增长,二季度理想汽车营业收入高达 286.5 亿元,同比增长 228.1%,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官宣被大众增资入股的小鹏也迎来 " 双喜临门 "。新车型 G6 销售火爆,7 月贡献了 3900 辆交付量,助力小鹏汽车今年首次实现月交付破万。G6 对于小鹏而言犹如 " 救命稻草 ",如今的火爆程度颇有当年 P7 的上市盛况。

与小鹏汽车一样靠着新车奋起直追的还有蔚来,随着 ES6 交付破万,蔚来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2 万台,相比 6 月翻了一番,达到 20462 台,成为理想之后第二家突破 2 万台月交付量的新势力车企。

继全系车型降价后,蔚来将换电权益与车价分离,入门车型 ET5 价格首次跌破 30 万元,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售价更是低至 22.8 万元,令不少消费者直呼 " 真香 "。

双管齐下,让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此前立下的 "7 月实现 2 万辆交付 " 的目标顺利实现。

2023 年 7 月," 蔚小理 " 再次 " 顶峰相见 "。有趣的是,同样在 7 月,何小鹏、李斌、李想在长春举行的共贺中国汽车工业 70 周年活动上,时隔三年再次同框合影,从曾经的 " 忆苦思变 " 到如今的 " 冷暖自知 ",难免让人唏嘘。

" 高端不足 " 遇上 " 低端过剩 "

《IT 时报》记者注意到,虽然销售市场正盛,头部品牌一扫颓势,但产能不平衡的问题却成为不少车企发展的桎梏。

被视为是小鹏 " 救命稻草 " 的 G6 就被不少消费者吐槽交付过慢。有车主表示,G6 Max 版本交付时间长达 3 个月,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对于小鹏汽车而言,如何提高产能,抓紧这一波逆风翻盘的机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何小鹏于近日回应:"Max 版本交付较慢,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供应商速腾一开始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激光雷达。现在我们的人已经住进速腾,双方一起解决产能问题。"

意气风发的李想也不得不通过微博吐真言:" 本季度产能是唯一的瓶颈,且本季度无解。"

关于产能的限制,理想在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作了具体回应。" 目前给出的销量指引已经是三季度产能的极限。" 李想提到,在年初制定销售目标时,理想基于形势和团队处于组织变革期的因素考量,将年度目标下调至 30 万辆,而今年的销量表现相比年初制定的目标有所提升。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透露,目前限制产能的主要瓶颈在零部件供应环节,零部件的产线还在调试和验证当中,仍然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中提到,上海超级工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行了几个月,预计每周的产量不会有实质性的增长,其角色仍然是 " 出口中心 "。

特斯拉方面预计第三季度产量可能会小幅下降,因为夏季生产活动或面临困难,特斯拉全球工厂可能会停工升级,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与头部品牌的产能吃紧相比,《IT 时报》记者注意到,从总产能数据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处于严重过剩的阶段。截至 2022 年底,国内乘用车产能合计 4289 万辆,产能利用率为 54.48%,对比 2017 年的 66.55%,利用率偏低等问题突出。

在日前举办的 2023 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下,产能过剩及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凸显。近年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向好、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吸引了众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和资本入局,加剧市场竞争,产能利用呈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产能不足,边缘车企、破产清算及倒闭车企的工厂大量封存闲置,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据《第一财经》报道,有统计指出,过去 3 年已关停并转的汽车品牌达 75 个,未来 2 到 3 年保守预计有 60% 至 70% 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

当 " 低端过剩 " 与 " 高端不足 " 的矛盾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关于车企的这场 " 淘汰赛 " 正加速步入 " 决战 " 阶段,残酷厮杀后,谁将穿越阴霾,或许即将揭晓。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东方 IC 网络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