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把管理学做到极致的科学家。
一年365天,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实验室。外出工作时,无论是在高速驰骋的高铁上,还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不管身在何处,他心中所思虑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肩负起管理学的时代责任。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
在他看来,管理学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要永远跟进人民的需求而发展。而正是靠着这种开拓精神,他领导团队成功将管理学与高端装备制造工程、医疗机器人、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相结合,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真正做到了管理科学的“顶天立地”。
(相关资料图)
用科学管理创造中国效率。对杨善林而言,每攻下一道关,对于国家就是一个贡献。
杨善林
从大胆跨界到建立优势学科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然而在这条科研跨界之路上,杨善林却成功找到了突破口。
1994年杨善林来到合肥工业大学任职时,当时的管理学院还是管理系。而合肥工业大学在学科上的主要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制造方面,学校的机械学院、材料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总体上都是围绕着这一领域来开展工作。
如何让管理学院在众多优势学科中脱颖而出?杨善林试图领导团队开辟一个全新的发展路径。
在他看来,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科的羽翼还未丰满,可以首先尝试让它从支持学校的主干学科建设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如果我们自己学院的发展,不把它定位在支持主干学科发展上,那我们这个学院在学校内部,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杨善林说。
“避免边缘化”,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杨善林开始引领团队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入手,开展一系列探索。
长久以来,针对高端智能装备,人们只能定期维修,或者是损坏后才可以维修,产品运行过程中充满了意外与不安全。面对这样的问题,杨善林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步“先下手为强”的策略,主要引领团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相关设备的事前维修。
多年来,杨善林团队主要将研究与某一类装备或者几类装备结合,开展深度探索。他们坚信只有深入到具体行业中,所做的研究成果才足够扎实,才能成功落地。
合肥的合锻智能公司主要生产的是一种基础机床。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杨善林团队就针对智能互联情景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转变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智能液压成形成套装备协同控制与运维保障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的支撑下,他们解决了相关设备服务响应速度慢、服务流程数据缺失、服务支撑平台孤立等运维保障精准服务难的问题。成果先后应用于百余家大型制造企业,并成功荣获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靠着这种深耕专业领域的精神,杨善林带领团队成功将管理学从曾经的边缘学科转变为如今合肥工业大学的明星学科。
管理学也能“上天”
21世纪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空间开始逐步地向空间扩展。洞察到这一发展前沿之后,杨善林决心带领团队将管理科学深入到空天系统这一方向。在他看来,人类的活动开拓到哪里,管理科学就应该跟进到哪里。
一开始,杨善林在做出这一决定时,很多人都持有怀疑态度,认为这个此前鲜少有人将管理学与之结合的科研领域,他和团队很可能进不去。
面对众人的质疑,杨善林决心用事实说话。
方向选定后,杨善林决定从无人机群管理和卫星资源调度管理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空天管理实验室的无人机仿真实验
然而,万事开头难,杨善林先进的思想与决策在现实面前显得过于超前,因为在项目一开始,他们甚至连无人机和卫星平台都没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通过自己购买的计算机,研发仿真系统去模拟无人机、卫星的运行过程,从而对无人机和卫星运行管理过程当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事实证明:对于一架无人机来说,管理学也许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当无人机的数量增多,形成无人机编队时,管理学就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在与国网安徽省公司合作的项目中,杨善林团队就在多机协同决策等的一系列算法支撑下,将无人机与电力巡检工作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无人机编队管理与智能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突破,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与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开展协同攻关,为多个军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智慧医疗管理”造福军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发关注,国家对医疗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14亿中国人在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而随着医疗健康和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微创诊疗领域显然是一个大的风口。”他说。
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医生、病人的欢迎。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杨善林开始领导团队进行一系列深度探索。
2016年4月16日,一项振奋人心的成果成功面世。由杨善林主持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登上了“辽宁舰”。在装配该舰后,随舰官兵在长时间远洋环境下,再不会因为卡了鱼刺、急性阑尾炎发作等问题就要转运陆地医院;发生危重病患时,也不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目前,这套移动微创装备已经搭载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等多艘我国海军大型舰艇。除此之外,这套系统还被应用到全国一百多家三甲医院和一千多家中小医院中,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杨善林院士在实验室操作智能远程医疗实验装置
聚焦人类生存的环境
环境问题是摆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项关键课题。如何将管理科学与这一领域相结合?近些年来,杨善林又带领团队将研究延伸到了环境领域。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们利用团队研发的移动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局部区域空气质量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等的采集,在相关数据的支撑下,分析局部区域的污染物排放异常情况以及排放源的特征,进而为一些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在杨善林看来,未来智慧零碳城市,能耗水平、污染排放都将大幅下降,通过合理的管理规划,能源系统将产生一种韧性,而这种韧性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多年来,杨善林总是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积极开拓研究团队的新方向。在他的眼中,管理科学永远没有极限。
杨善林院士与年轻教师讨论科研攻关项目
近30年的努力,杨善林带领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人,从曾经的边缘学科,晋升为如今的“双一流”学科,从承担学校基础项目,到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然而,无数奖项、无数成果并非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他而言,至诚至善、务实求真地不断跟进时代发展,才是他与团队前进的方向。
如今的杨善林,还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