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纳粹德国吞并捷克后,全盘接收了大量捷克造武器,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ZB-26轻机枪。二战时德军曾装备了至少5万挺ZB-26/30机枪。
但在1942年后,德军一线部队却逐步用MG42淘汰了这些捷克机枪。是因为ZB-26落后了吗?答案并非如此,甚至德军都认为ZB-26拥有一项关键优势——战术灵活性,是MG34和MG42机枪不具备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捷克斯洛伐克是军火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坦克、火炮和轻武器大量出口世界各国。其中,设计师瓦茨拉夫·霍莱克研制的ZB-26(ZB vz.26)机枪在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ZB-26轻机枪在中国、英国还获得许可生产。几款著名轻机枪的设计也源于ZB-26,例如英国的“布伦”、日本的99式,可谓是影响力巨大。在中国抗日战场上,ZB-26几乎是中国军队的标志性武器。
ZB-26由捷克布尔诺军工厂生产,最早在1926年定型投产,随即成为捷克斯洛伐克陆军的制式武器。ZB-26被公认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机枪,该枪采用气动风冷设计,采用顶部盒式弹匣。枪管上设计有固定手柄,便于携带机枪和快速更换枪管。ZB-26配有两脚架,不仅能够在地面稳定射击,甚至具有向空中目标射击的能力。
1939年3月,德国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也沦为保护国。捷克庞大的军工产业,以及数十万捷克军队的武器装备统统落入纳粹手中。据统计,德军占领捷克后缴获了2175门火炮、469辆坦克、500门高射炮、43000挺机枪、109万支军用步枪、114000支手枪、约10亿发子弹和300万发高射炮弹。
在德军缴获的43000挺机枪中,ZB-26和ZB-30轻机枪占了31204挺,此外还有数量不等的ZB-53、斯柯达M1909/1913、Schwarzlose M.07/12等重机枪。由于ZB-26等捷克机枪大部采用7.92×57毫米弹药,与德军武器完全兼容,所以德军很轻松地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装备体系中。据称,德军缴获和继续生产的捷克武器弹药几乎可以武装当时德军的一半部队,甚至到了1940年入侵法国时,仍有四分之一的德军使用捷克造武器弹药。此外,德军在占领南斯拉夫等国时,又缴获了一万多挺ZB-26/30机枪,总拥有量超越过了5万挺。
在纳粹德国,ZB-26和ZB-30被改名为MG26(t)和MG30(t)。当时德军已经装备了MG13轻机枪,以及更先进的通用机枪MG34,但是德国造机枪普遍存在重量偏大的缺点。以重量来看,ZB-26机枪为10.5千克,MG13为13.3千克,MG34为12.1千克(重机枪状态为19.2千克),后来的MG42为11.57千克。
不仅如此,被预定为德国陆军“标准机枪”的MG34造价高、生产速度慢,而且战场可靠性不高,严重拖累了德国扩军的进度。因此,轻便可靠的ZB-26轻机枪很快受到德军步兵的青睐,在德军一些部队中成为了主力班用压制武器。因此,ZB-26/30在1939年后仍然继续生产,并参加了德军入侵波兰、法国、希腊、南斯拉夫和苏联等国的一系列战役。
到了1942年,德军新一代通用机枪MG42开始装备部队,ZB-26轻机枪也逐步退居二线,并移交给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军队。但是,ZB-26被MG42淘汰,仅仅是因为性能不及吗?
对比性能数据来看,ZB-26的缺点是射速低和弹匣备弹少,该枪射速为500发/分,MG34是600-1000发/分,MG42则高达900-1500发/分。ZB-26采用20发弹匣,火力持续性比不上采用50/250发弹链的MG34和MG42。此外,MG42的有效射程为2000米,也高于ZB-26的1000米。
客观来看,ZB-26的较低射速算不上太大缺点,毕竟MG42的超高射速在历史上纯属另类,500发/分的射速在战场上是够用的。ZB-26备弹少确实是一个硬伤,但是类似的“布伦”机枪也能用到几十年后。
事实上,ZB-26相对于MG42拥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单兵便携性高。除了重量更轻外,ZB-26机枪可以由机枪射手单独携带(同时携带6-8个弹匣),不依赖副射手的伴随,在战场上具有很高的战术灵活性。而MG34和MG42必须依靠副射手携带弹药,战场上只能两人以上同时行动,显得笨拙了许多。
从这个角度看,ZB-26轻机枪在游击战、治安战以及山地战中的战术价值更高。因此,在德军退居二线的ZB-26机枪也更多交给了地方警察部队和武装党卫军。有些文章声称“德军看不上ZB-26的性能”,纯属信口开河。
事实上,德军淘汰ZB-26机枪的主要原因是武器制式的统一要求,这是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强行命令,并非出于实战部队的需求。尽管MG42造价高,战术灵活性差,但仍然被规定为德军步兵的标准机枪。
从产量上看,MG42机枪在1942年生产了17915挺,1943年生产了116725挺,1944年生产了211806挺,1945年生产了61877挺。也就是说,先进的MG42机枪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败后才真正大量装备部队,制约了德军机枪的换装速度,以至于较陈旧的MG34机枪一直生产到1945年。
可以说,德军淘汰ZB-26轻机枪并不是明智之举,无形之中在数量上削弱了德军步兵的火力输出。相比之下,英国“布伦”机枪(源于ZB-26改进型ZB-33的)在二战中产量接近100万挺,而且多数造枪工厂位于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海外领地,完全得益于ZB轻机枪工艺简单的优点。更有甚者,“布伦”机枪一直用到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
换句话说,如果德国能够在ZB-26基础上继续发展,完全可以获得一款可靠性更高、产量更高的步兵轻机枪。但是,很多德国二战武器都遇到了“性能高、价格高、产量低”的尴尬情况,MG42机枪如此,“黑豹”和“虎王”坦克也是如此。
过分强调武器的性能数据,而忽视大规模量产能力,可谓是纳粹德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