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或许这个不一样的“禁足”,是让我们停一停、歇一歇,让我们学会如何静下来。
因为唯有心静,人才定,人定了,事就成了。
静,是一种力量
身之静,在于闲坐
先扪心自问一下,能闲坐一个小时吗?不玩手机,不打游戏。我们已经习惯了手上一定要有东西,脑子里一定要有信息,完全没有给自己休息的空间。
著名作家汪曾祺小时候就很喜欢去外祖父的书房,就坐在藤椅上,拿着本闲书,或者就只是坐在那发呆而已。多年以后,他被下放到乡下,周遭的人在他身边打闹嬉戏,他依然可以平静的看书写字。
无事此静坐,看着好像无所事事,但能帮人理清思路。这一次“禁足”在家,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省机会。
神之静,在于独处
很多人害怕独处,觉得那是孤独寂寞的同名词。但也有人向往独处,甚至自愿选择独处,比如梭罗。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梭罗远离人群,独自索居。世人可能以为他是个怪人,他却在绿树、落日和波光粼粼的湖水间,感受着美与自然,思考着写作。
他开荒种地,观察自然,与湖水、山林、飞鸟对话,闲时吹笛,或是坐于湖边发呆,或是写下每一刻珍贵的思考。
独处不是完全不和人接触,而是面对自己,以自身面对内心。
哲学家周国平曾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读书、写字、听歌、喝茶,好好地与自己相处,不去纠结外界发生的事情。
心之静,在于感受当下
“身心完全自由享受着温暖大雨的冲刷。无论到多远的地方,皆可看见自我开阔的前景。可以一直在这儿,哪儿都不必去。没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也没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也没有任何的不足够。完全满足于当下。”
这样的感受,或许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词来解释。它叫做“心流”,是指一个人极度专注时产生的一种状态。当一个人全神贯注时,不知时间流逝了多少,但不被外界给影响,会更容易找到灵感与规律,收获往往是丰厚的。
这与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有静,才能观照万物,完全满足于当下,才能更好感受四时人间,体会到生活的兴致盎然,自我也更加开阔与自由。
现在虽然不能出门,但有一扇窗也已足够。每一个人,皆像一扇窗。
平时总是毛毛躁躁,急着出门,急着赴一个个饭局酒局,本就没有多少时间与闲情去感受当下。
此时此刻,不如多去体会窗边望见的那一小寸天气,家中绿植的一点点微小变化,炒菜中的淡咸甜香,茶汤里的一丝回甘,自己每一刻的心情变化。
疫情之下,作为普通人,与其焦虑烦躁、惊恐不安,不如把眼光放长远,心平气和,以不变应万变。
习静不易,但也没有那么难。面对这些宅日子,无妨把它当作一次习静的旅程,沉下心来,修炼自己的内心。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正结束。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唯有澄心静气,方能心定神明。
心静了,人就定了,人定了,事就成了。
新茶预售
2023雨前宜红
清香爽口 纯正甘甜
点击下方图片报名